04

NOV

2014

2014-11-03_220513  

長期下來,多數的網路媒體、網路工作者,因為是從傳統媒體產業所誕生,所以會用過去看待像是雜誌的銷售量、電視的收視率等方式,來定義一個網站的價值,而這樣的價值,就隨著一個網站的瀏覽量,來評斷該網站的各式廣告版位能夠販售的價格,而這樣的商業模式,正慢慢在崩解,Yahoo!奇摩的首頁,就是一個開始崩解的例子。

 

過去為了定義網站價值,當流量成為唯一解時,除了使用者能夠透過Google Analytics來監測自身的網站狀態外,多數人還是會透過Alexa去關數多數網站的流量比較和趨勢,儘管Alexa還是有多爭議的部分,但至少能看到基本的感覺,然而,Alexa本身在同樣的網域下的網站,並無法獨立解釋,舉例來說,像是目前台灣本土最大的部落格社群網站痞客邦在Alexa計算下是台灣流量排名第四,但當你將花猴或是愛吃鬼芸芸等熱門部落客的部落格網址輸入到Alexa,卻只能得到痞客邦整體流量的解釋。

 

然而,在大家都在追逐流量的同時,以部落客來說,透過個整程式語法去灌水自己的流量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然而,在Alexa無法解釋單一部落格狀態的同時,就只能透過留言數、分享數以及概觀整個部落格的狀態,透過質性觀察的方式來做判斷,不過,國外目前有一個新的網站監測工具:SimilarWeb在觀測上,確實比Alexa來的更加的細緻,甚至更有各式網站真實流量的照妖鏡之美名。

 

然而,這就是各種因為在追逐流量下的副作用,無論是透過程式語法去灌水流量,又或者是媒體網站為了追求流量,透過標題,甚至是各種腥、羶、色的內容譁眾取寵,最可怕的是,現在有許多共筆網站,透過文章流量、甚至是各項的獎勵分潤制度,網友開始大量轉貼各種驚世駭人,卻未經過任何的求證的文章來騙取點擊,這種宛如造謠式的擴散宣傳,卻也開始深深影響我們的價值觀。

 

然而,在這樣好幾年因為流量的追逐下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也開始反撲,網路的真實以及虛幻的影響力,必需透過全新的指標來做到全新的衡量,從60年代網路最原始的前身ARPANET,再到90年代開始,整個網路的全新進化,這樣約50年下來存在的各式足跡和記錄,再透過資料的探勘來重新定義網路影響力。

 

像是有些資料庫網站,在起初建置時需要耗費很多年的時間,為了讓網站生存,商業模式成為品牌投遞預算,然後免費給使用者體驗使用,再回來撰寫使用心得所累計的資料庫,也早就不若最一開始的網友自發性的新增、更新來的純粹,卻還是一直強調自己是最公平、最公正,聽久了難免也覺得噁心。 

 

當然,最原始的純粹本來就一定會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有所衝突、甚至是改變,但重要的應該是當流量已經不是唯一解時,你是如何去定義自己的價值,而非一再的自命清高的方式說自己一點都沒變,但其實世界也都在改變,網路,更是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至少在活躍力、擴散力、人氣力、搜尋力等各項指標上,會是定義一個網站影養力的全新解釋,然而,這些數據的指標下,簡單來說,也都會換算成最後的流量解釋,只是,流量不再是唯一解,而是流量中的各項因素,成為一個網站、一個部落格的全新解釋。

 

 

本文同步刊登於ECTimes電子商務時報

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41103220103

 

 

延伸閱讀

[專欄]你還在用Yahoo!奇摩拍賣嗎? 

[專欄]Yahoo!奇摩購物中心的癮 你戒得掉嗎? 

 

 

 

 

Goris
271 人追蹤

文章:171

人氣:9009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