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NOV
2018
米奇90周年限量款4+1禮盒上市囉-【清潔沐浴】蜂王黑砂糖香皂 - 古早味清潔用品 便宜又好用 CP值超高
每次只要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瑞秋兒的肌膚就容易出現敏感問題
尤其在炎熱高溫的夏季,敏感肌膚的狀況更是不穩定
所以對於沐浴清潔品的挑選就會格外小心注意
也盡量避免使用,含有較多複雜人工添加物的產品
最後家裡的沐浴用品,就漸漸改成使用成分比較單純的皂類產品
這次瑞秋兒要跟大家分享,一款古早味的清潔用品
蜂王黑砂糖香皂
以獨家承襲傳統的技術,來自日本的天然配方
含有天然萃取的蜂蜜及日本進口的黑砂糖
據說在60年代就非常的熱銷,還掀起一種風潮
這也是台灣生產的第一塊高級美膚香皂喔 (是正港的MIT )
除了可以用於身體的清潔保養,也可以用來洗臉喔
一皂可兩用,而且一塊香皂不到20元
真的是俗擱大碗、經濟又實惠呀
蜂王黑砂糖香皂,採用黑色的包裝紙盒,上頭沒有過多華麗的設計圖樣
也沒有其他多餘的塑膠膜等包裝耗材
只有簡易的圖樣搭配上些許文字,但卻讓人很清楚的知道商品想表達的特色
就連單塊香皂的外包裝,也採用與外盒同款的圖樣
這款蜂王黑砂糖香皂,還曾榮獲全國消費金牌獎喔
其實瑞秋兒第一眼看到蜂王黑砂糖香皂時,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後來才想起來,這不就是小時候家裡常常會出現的香皂嗎?!
原來現在市面上還買得到耶
這不僅是一款歷史的口碑香皂,更是讓人充滿兒時回憶的香皂呀
蜂王黑砂糖香皂,目前有分成六入及四入的包裝,不過只有在全聯才買得六入的喔
而且一塊香皂換算下來才10幾元,瑞秋兒覺得非常划算耶
為響應愛護地球及珍惜資源
包裝方式也都盡量使用可回收的紙類素材,避免不必要的汙染
產品成分添加,天然蜂蜜、黑砂糖及頂級獨家複方精油搭配植物性皂基
另外,使用方式及保存方法等其他相關資訊,也都清楚的打印在包裝袋上
產品製造日期標示於包裝袋側面
包裝袋上頭也印有品牌的QR Code,輕輕一掃就能快速連結到官網囉
蜂王黑砂糖香皂,本身是咖啡黑的皂體
正反面也都有印製品牌專屬的Logo及文字
背面印製的是英文字樣
皂體正面印製的是中文字樣,採用橢圓型設計,大小適中、好拿握
香皂本身帶有淡淡的香氣,聞起來非常舒服
香皂加水輕輕搓揉後,就會產生細緻綿密的泡沫
而且遇水後的皂體,不會變得糊糊皺皺、軟爛
瑞秋兒使用香皂時,習慣放置在起泡袋內使用
這樣不僅起泡更快、更綿密,而且用量也更省
還能同時保持皂體的乾燥喔
可別以為皂體是咖啡黑,搓揉出來的泡沫就是黑色的
這也是瑞秋兒覺得非常特別的地方
咖啡黑的外表卻能產生純白色的泡沫
而且蜂王的每一塊香皂,都添加了甘油或荷荷芭油
洗起來的感覺更為柔和、滋潤保濕
原本瑞秋兒還擔心,洗後的肌膚會不會覺得過於乾澀
不過實際使用後,肌膚的感覺清爽舒適,摸起來的觸感柔滑水潤、不會有乾澀感喔
而且蜂王黑砂糖香皂,很容易沖洗乾淨、沒有洗不去的滑溜殘留感
不像有些沐浴品需要反覆沖洗好幾次,才會洗去那種無法形容的滑膩感
其實這樣反覆沖洗,反而容易造成肌膚負擔及乾澀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香皂到底可不可以用來洗臉呢?!
其實還是要看膚質狀況
像是乾性膚質或者是混合性膚質的人可能就不太適合
不過瑞秋兒很有實驗精神,決定來嘗試看看洗後的感覺
像瑞秋兒就是屬於T字油、兩頰乾的混合性膚質
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會先從T字部位開始清潔,接著再帶到兩頰
綿密細緻的泡沫,塗抹在臉上的感覺其實是非常舒服的、也能減少摩擦
加上這款蜂王黑砂糖香皂很容易沖淨、又添加了滋潤保濕成分
所以清洗過後的臉部肌膚,並不會覺得有乾澀緊繃感,反而覺得很乾淨舒適
蜂王黑砂糖香皂,產品使用來自日本的天然配方
除了天然蜂蜜、黑砂糖及蘆薈外 ,還添加了甘油
讓洗後的肌膚不僅淨白,更能感受到柔嫩、保濕
而且不會有洗不去的黏膩感
蜂王黑砂糖香皂,用來洗臉其實也很不錯
洗後的感覺很乾淨舒適,也不會有乾澀緊繃感
加上香皂本身帶有淡淡的香氣,聞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放鬆
解放一天的疲勞,真的是莫過於洗澡沐浴時刻呀
一皂兩用,不僅清潔肌膚也同時兼具保養
好消息~好消息~
蜂王黑砂糖香皂,現在推出米奇90周年限量款囉
這次瑞秋兒分享的是4+1禮盒
裏頭除了有4入黑砂糖新包裝,還有一個米奇頭造型香皂
現在全省家樂福已經上市了,目前2件特價158元
喜歡米奇米妮的朋友可別錯過囉!!
【產品相關資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皆為本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僅供參考
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引用商品或官網(含粉絲團)所載
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每個人使用習慣、體質膚質不同,實際效果依每人體驗為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