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MAY
2018
【好面膜的三大條件】用了N款面膜後,總算讓我找到它!
\ 好面膜怎麼挑?/
用了N款面膜的我,
現在想小小分享一下
平時我到底是怎樣選購面膜的?
撇除售價、使用評價之外,
籠統來說真正安心又好用的面膜,
應該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 成份單純,總成份最好不超過20種
當你不確定成份的好壞時,
最好的方法是挑選總成份不多過20種的產品;
因為產品成份越多,
作用越複雜,
導致肌膚過敏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 截圖於Dr. Ivan 6 YouTube,更詳細的解釋可點擊以下影片,快轉到 02:31。
2 PH值接近皮膚,弱酸性最佳
健康人體皮脂膜角質層的PH值
是 pH 4.5-6.5 偏弱酸性,
使用高鹼性的產品
或「過度清潔」會傷害皮脂膜,
容易引起敏感等皮膚問題。
因此,
使用接近人體偏弱酸PH值的產品,
相對溫和安心。
照片取自/MedPartner
3 面膜材質,服貼不悶臉
好的面膜 可以做到「宛如臉部第二層肌膚般的零存在感」,
但基本上膜布材質只要服貼,
達到「短時間內處於封閉狀態快速地讓皮膚吸收營養」的功效,
使用感不至於太厚太悶太有壓迫感的話,都算合格。
混合肌,T字偏油,
兩頰會乾、起皮,
生理期前會冒痘,
對紫外線敏感被曬到太陽兩頰會泛紅,
素顏鼻翼兩側、兩頰、下巴會泛紅。
\ 上班族的煩惱 /
原本在正常室溫的環境下,
我是屬於偏混合T字出油的膚質。
但很困擾的是,
當我開始長時間待在冷氣辦公室,
不管前一晚或早上做好保濕,
皮膚一到下午就變乾起皮浮粉,
就算用了保濕噴霧,
還是感受不到立即的滋潤效果,
明明就有在乖乖保養,
我的臉是怎麼了!!(快抓狂)
沒辦法,
只能用老方法來提高皮膚含水量 —— 敷!面!膜!
TESKIN Sheet Mask片狀面膜
\ 早已經是舊愛了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評測的一款面膜,
在還沒收到品牌合作與試用體驗邀稿之前,
我其實已經用過這款面膜了~
自己之前對它的使用感還不錯!
這次就索性寫個詳細點的使用心得
讓大家參考參考~
\ 包裝 /
TESKIN源於面膜帝國台灣,
包裝走簡約風格,
一盒有5片。
\ 精華液含量 /
精華含量有25ml,
除了面膜吸附著的精華液,
剩下的我會另外用化妝棉來敷在嘴唇上。
\ 質地、味道 /
袋子裡剩的精華液量還算充裕,
精華液是完全透明狀的,
幾乎無色無味,
比化妝水濃稠一點點,
流動性高。
\ PH值 /
我這次特意買了PH石蕊試紙
來測試它的酸鹼度。
測試結果是··· 5-6之間,
偏弱酸接近人體角質層PH值,
相對溫和不致敏~
不管什麼膚質,
大油肌、大乾肌、混油混乾、敏感肌、痘痘肌
都可以安心使用。
▼ TESKIN面膜PH值介於5-6之間,親膚溫和。
\ 材質 /
打開後面膜附著珍珠膜,
以確保精華液均勻分佈在面膜紙上,
面膜取出後並不會濕嗒嗒地滴滿地
(常敷面膜的應該懂這個困擾),
這點有加分。
\ 材質 /
木漿蠶絲面膜紙有良好貼合度,
面膜紙密度高不容易撕爛,
不是偏薄的那種,
但韌性十足,
上臉後怎麼調整都不會破。
精華液承載力佳,
不用擔心精華輕易揮發。
服貼度適中,
雖然不至於到完全零存在感、
肉眼看不出的隱形薄透材質,
但敷面膜的使用感良好。
而且面膜適度的存在感
會提醒我時間到了該拆下來了。
You know~ 面膜太薄太沒有存在感會
讓我 “不小心” 敷超過預定的時間···
\ 面膜大小 /
面膜大小整體滿意度中上,
下巴鼻翼嘴角的貼合度OK。
只是對我來說,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
面膜紙有點長,
髮際線周圍都會敷到。
(我絕不會承認自己額頭短···)
\ 用後感 /
靜待個10~15分鐘後取下面膜,
可以感受到臉上的精華吸收速度快,
不會像比較雞肋的面膜,
敷完後臉上還濕嗒嗒的
殘留著一大堆未被吸收的精華。
敷完後可以達到肉眼可見的功效,
飽水度、水潤度、滑嫩度均有提升。
由於TESKIN成份單純,
我才敢一連敷了好幾個晚上
來測試三款面膜的效果。
幾天下來的確也不紅不癢,
沒有敏感的跡象,贊 ♥
接下來開始分析
三款不同功效的面膜
到底差別在哪?
TESKIN Hydro+ Mask 保濕款
推薦指數 ♥ ♥ ♥ ♥ 4/5
適合膚質 ► 各種膚質,中性、敏感肌、油性、乾性皆適用。
1 成份
主打补水保湿,
主要成份是水,
1,3 Butylene Glycol丁二醇(保濕劑),
乙二醇(溶劑),
黃瓜萃取物,
Allantoin尿囊素
(具有抗炎、舒緩及幫助肌膚組織再生之功能),
Hydroxyethyl Urea(無黏膩感的保濕劑),
透明質酸Sodium Hyaluronate強效保濕因子!
成份表一覽就是純保濕的面膜,溫和安心 ♥
2 使用感
使用前,
待冷氣房超過4小時候,
嘴角就會開始起乾屑。
使用後,
嘴角的乾燥情況
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改善。
3 整體感受
我對保濕產品的追求,
是保濕要到位,
但又不能厚重悶臉的Fu。
它不是完全清爽0黏膩的感覺,
但又不至於黏頭髮的程度,
之後再擦過鎖水產品,
一直到上床就寢時T區微微泛油光,
但臉頰飽水度非常好。
混合偏油肌的我親測了一個禮拜,
保濕得來又不悶痘~
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TESKIN Soothing Mask 抗痘舒敏款
推薦指數 ♥ ♥ ♥ ♥ ♥ 5/5
適合膚質 ► 泛紅敏感油痘肌
1 成份
主打抗痘舒敏,
除了水,
1,3 Butylene Glycol丁二醇(保濕劑),
乙二醇(溶劑)跟 保濕款 無差異之外,
最大的不同就是含有雷公根Centella asiatica
(可幫助潰傷復原、消炎、幫助癒合的草本配方),
以及其他的植物萃取物,
還有丙烯酸酯聚合體Acrylates Copolymer
(會吸收臉上油脂減少油光,可大幅降低彩妝浮粉情況)。
2 使用感
原本泛油泛紅的鼻翼,
敷完後明顯看出差異。
3 整體感受
抗痘舒敏款的蘆薈味道比其他兩款重一點點,
但完全不刺鼻,算療癒那種,
吸收程度和清爽程度比 保濕款 高,
退紅效果不錯,
私心最推薦這款!
TESKIN White-Hydro Mask 美白保濕款
推薦程度 ♥ ♥ ♥ 3/5
適合膚質 ► 膚色不均暗沉肌
1 成份
主打保湿美白,
主要成份跟 保濕款 沒有太大差異。
唯一的區別是添加了傳明酸Tranexamic Acid
(外用時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
和美白產品常見的熊果素Beta-Arbutin,
但其成份排名較後,
含量較少,
基本上跟 保濕款 沒有差太多。
2 整體使用感
與其說明顯變白,
我覺得 美白款 是保濕 + 提亮,
保濕度不輸 抗痘舒敏款 和 保濕款 ,
是難得美白產品裡
不刺激不乾澀
即保濕又有提亮效果的面膜。
但如果你追求皮膚可以白幾階的話,
不建議你選擇它,
因為它的成份還是比較單純單一,
無法做到強效相對也刺激的保養功效。
但如果你追求保濕 + 提亮,
皮膚沒那麼暗沉蠟黃沒氣色的話,
這款適合 ♥
我是面膜控,
曾經為了追求面膜的方便和功效,
幾乎天天敷不同種類的面膜。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
我發現自己的皮膚開始不耐受,
比較容易受刺激泛紅起皮,
原本引以為傲的「厚臉皮」,
很容易因為保養品的不合適,
而起小疹子小閉口長痘痘,
膚況起起伏伏不穩定。
雖然不一定是敷面膜的關係,
也可能是因為過度保養 過度清潔、
經常更換和嘗試新的保養品、
沒有清楚研究產品成份
一律往臉上試用
把皮膚當實驗品,
一不小心,
就把原本穩定的膚況操壞了··· ಥ_ಥ
所以,
現在的我,
為了補救變薄受損的角質層,
會開始關注成份
多過於噱頭和功效,
真的不敢對我的臉亂來了嗚···
這就是我推薦TESKIN面膜的原因,
成份單純、功效單一、效果滿意。
是值得長期投資的保養品 ♫
\ 購買連結 /
||| 此文章純粹為體驗分享文,部落客本身無收益無抽潤,產品使用感因人而異,建議根據個人需求理智消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