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APR
2017
【Reading】201702-03閱讀書單
『再忙,都要記得閱讀啊。』
是的,上面那句話就是改編自雀巢「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不過比起來這句話也像是叮囑我自己(汗顏)。二月到三月過年、去澳洲、準備三月的論文計畫口試加工作,真的是忙翻了,這也導致三月一結束我整個人有瞬間壓力減輕且大大放鬆的感覺!但也相對的,真的看書的時間好少,也因為寫論文要看好多文獻資料,看到書就莫名有一點怠惰感、眼睛都會自己默默產生疲態的程度。也可以發現,我這一兩個月試讀接的比較少一些了。
雖然這次兩個月一起合併寫,但其實書量還是不多,不過慶幸的是這幾天有找回閱讀的樂趣,剛好趁著沒有接試讀的這段時間,好好的把那些買回來很久、放在書架上一直沒有時間看的書籍們逐一解決吧!
女演員/連俞涵
第一本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連俞涵的《女演員》,其實這也是很多小讀者們跟我推薦的詩集,整個讓我覺得「非看不可」。坦白說我對於「詩」是不夠了解的,常常覺得不懂、常常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是喜歡與不喜歡卻是很明確的,對我來說,詩,是去感受某種氛圍,而那很絕對的取決於當下的你,是否能夠對到那首詩的頻率。
《女演員》對我來說是更赤裸、更貼近這名演員的一種方式,甚至因為閱讀她的作品,儘管我並不認識連俞涵,卻會覺得好像懂她的某一點點心情,也許還能夠從中得到一點點共鳴也說不定。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最有趣的一點大概是,當我在看連俞涵的表演時,我會不自覺從《女演員》中認識的她,去解剖她詮釋的角色,進而從角色中找到「屬於連俞涵」的樣子。
PS:不管是拿到金鐘新人獎的感言,還是詩集的序,連俞涵都鼓勵我們勇敢作夢,這件事情總是給我滿滿的勇氣。
「有時候沒有想太多,只是不斷往前走,也會不知不覺抵達想要去的地方吧!我想。」(PAGE4)
「所以才離不開 又愛不完」(PAGE21─《我們之間就像抽了不同牌子的菸》
「你說你從不相信 在你眼前的我 因為 我總眷戀那個 讓我溺水的人」(PAGE77─《嫉妒》)
我好像也時常眷戀著,讓我溺水的人。
親愛的小孩/劉梓潔
對劉梓潔的印象──大概很多人最初都會聯想到《父後七日》,而那也的確是我認識她的最初。不過來到《親愛的小孩》──這她醞釀了10年之後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我卻從中看到了不太一樣的她。或許是因為更為貼近女性觀點,她故事中的「愛情」都恰好戳中女性才有的痛楚與鼻酸,她精準的描寫女人在愛情裡或許最赤裸、也最不願意公諸於世的一面,讓讀者(我想特別是女性讀者)是完全被吸進去的,而她成功在文字中營造出一種氛圍,很影劇式的去描寫一個故事的情境,讓人覺得非常有畫面,也很沉溺於其中。
我甚至無法說出我比較喜歡哪個故事,但是我卻覺得,那些心酸跟痛都是真的──我跟著故事中的女人們哭過也痛過,釋懷了放下了卻好像還是擱著。女人哪,像是莫名其妙的原罪,對愛情、對孩子。只是最諷刺的是,愛的越美好、痛也就越深,但是儘管妳始終走不出那個迴圈──卻還是妳自己走進去的。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田中雪萊
我相信很多人認識這部作品是因為是枝裕和導演,或許還包含了2004坎城影展最男主角獎肯定這個光環。但不知道從何開始的靈感,我要自己「先看過小說之後再去看電影」,這個想法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搞懂自己這麼堅持的原因。
或許是因為它發想來自一個真實的社會事件,我太害怕影像化之後帶給我莫大的衝擊,才會希望先躲進小說的世界裡,讓自己「先有心理準備」之後,再去接觸更可能讓我潰堤的電影吧?雖然後來顯然釋我多慮了,因為就連文字的世界,都讓我覺得太過冷冽而悲傷。
從孩子眼裡看到的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可以冠冕堂皇的說出很多期待、很多嚮往,或者說──我們下意識的認定孩子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然後漸漸長大之後才發現了世界的暗面,不管是醜陋還是殘缺。可你能想像,有群孩子在一個角落裡有一餐沒一餐的活著,在沒有人注意的角落,而世界照常運轉,悲劇卻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我們總是看得見很多,可是卻看不見更多。這是一個太過悲傷、又讓人力不從心的故事。
我沒時間討厭你:香奈兒的孤傲與顛世/保羅‧莫朗
專櫃品牌很多,而CHANEL對我來說一直有獨特地位與象徵,儘管現在的我就連它最低價位的東西都買不下手,但是對我來說它是一種時尚的精神跟態度,而其靈魂人物香奈兒,大概就是豐富我這樣印象的關鍵。這部作品的確是第一人稱口吻,它有點閒聊、有點瑣碎,我也同意書封所說的,就像是在喝了點小酒之後,在放鬆之下的呢喃,那些更赤裸卻又更傲慢的「真心話」。但不知怎的,就是這份傲氣讓我漸漸從文字中去感受到香奈兒的迷人與魅力。
她夠犀利、夠直白,也夠明白自己的重要性與地位,她對這樣一個沒自信的我來說像是個指標,像是對時常覺得渺小的我打了一下,傲氣的說「妳何必?」。她活的太自我了,大概是多數人這輩子無法達到的自我,且也真的是有點過了頭的程度,但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一種精神吧,來自於這位靈魂人物。(嗯,可以說是很新時代女性的思考哪)
「只要還有人想念著他,那麼逝者就不算死去。」(PAGE18)
「我從不滿意過自己的表現,為什麼要對別人滿意?」(PAGE142)
「金錢或許是邪惡之物,但我們的文明不也是被從一種以惡為基礎的概念中衍生出來的嗎?沒有原罪就不可能有宗教。正因為金錢是一種邪惡的東西,它才應該被人揮霍。」(PAGE148)
「因為時尚就在街上,它卻不知道自己存在,直到我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時尚就像風景,關乎一種精神,那是我自己的情緒。」(PAGE182)
「我從來就不是個英雄,但我選擇了我想成為的人,而我現在正如自己所願;即使我不被愛、不討人喜歡又如何?」(PAGE208)
-
最後當然還是按照慣例提醒一下囉,書名點進去是TAAZE的連結,點進去購買我會得到微薄的行銷分紅,算是提供我一點買書經費啦!但如果介意的人就別點噢,而且有些書其實圖書館也找得到啦。(因為我自己就是買書的同時也會在圖書館借,不然那筆費用會有點驚人啊)
圖片來源:網路
click ☞ Dear Han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