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OCT
2015
潛水員的第一步_人生就該不斷挑戰自我
談談我最近的改變,久久未發文(真的)
但發了卻一鳴驚人(有嗎?)
應該是從我阿姨開始,身邊朋友一一開始學潛水,
自澳洲回來後,學會了獨立學習,
我覺得人生不該白活、青春不該留白(是多年輕?)
想要做甚麼就做吧!
就這樣,經由朋友介紹,
我一個人報名了Open water潛水課程
整個學程必須先上室內課(游泳池)與開放式海域的海洋實習,
報名後,大家同為愛倫的好友,
一起前往遠的要死"淡水",上我們的泳池訓練課,
三峽居民要前往該處真心是非常不方便!!!
於是我兩天的泳池課都遲到,對我的同梯們很抱歉!
就這樣夯不啷噹的抵達,
領到自己的潛水防寒衣的那一刻,覺得人生有了希望(誇張)
但穿上去的那一刻,緊到一個炸裂!!!
而且沒完全符合身為紙片名模我腿長的尺寸。
一切的不完美就是為了襯托名模般的我!謝謝
潛水員的第一課就是懂得面鏡排水,
其實我一直也很狐疑!到底海底進水要怎麼辦!
我想沒有親身經驗的學習,不管怎麼講都無法理解!
沒想到排水只要透過鼻腔共鳴就可以啦!
真的很奇妙!是該說人體的奧秘還是發明此技能的神人!
(中午以為休息時間,沒想到竟然還要上學科!很硬)
上午的室內課多半就是一些潛水的知識與基礎,
下午開始學習如何狀況排除!也是開始背氣瓶的開始
我真心自從77兵退伍後,就再也沒背過如此重的鐵物!
背上去行走時,真的有點懷念以前的戰備:
"台北01台北01,這裡是桃園02!聽到請回答完畢!"
....
Okay~我們離題了!(部隊收攏)
透過二級頭吸入氣瓶中的空氣,
也是非常奇妙的感覺!!!
乾乾的...蠻好吸...有點舒爽的感覺(是中毒嗎)
總之潛水總是處處充滿著驚奇~
第二天的課程是下探3米池內
練習"中性浮力"
甚麼是中性浮力??要學潛水就要知道這東西
因為它!將是你成王敗寇、飛上枝頭、伸縮自如的必備技能!
就算潛到100歲!這個技能都會跟著潛水員
我膀胱很小顆,(不用跟我們報告)
每次下潛水壓都會讓我很想尿尿!!要上廁所就要揹著氣瓶上岸,上上下下真心會累死!
人在水中「吸氣」肺會膨脹!就會往上浮
反之「吐氣」肺部排出空氣縮小,就會下沉!
所以要學會控制呼吸,吸吐吸吐間要學會控制
才能在水中如魚得水!!(講得簡單 其實對新手來說是大難題
(第一天就已經有在泳池練習過)
一字排開盯著眼前的線....覺得可愛!哈
(第二天下半場~愛倫來接我們下課去拜碼頭爆食XD)
盡情享樂「中性浮力」是關鍵!
中性浮力是潛水員的基本,如何將氣囊中和肺相輔相成,需要時間的訓練。
就算潛齡許久的前輩們,還是不時的需精進自我。
此點,我非常了解!(我就是在海中失控的那位)
阿虎在剛從室內課結束,轉往開放海域實習,
來到(熱)情的南臺灣-墾丁!
這裏依舊是風光明媚,
不管是何時來總像是另個國度般,
和濕濕的北部不一樣。
(在岸上安全宣導時,看著旁邊的民眾玩浮潛有種莫名優越感XD)
身為緊張大師,無論身處何處都很緊繃!
第一次下潛到5米深的海底,
我都忘了看到什麼魚蝦,
只管著如何調整呼吸、讓自己不要一直浮上去。
下潛海底後,要把所有在泳池所學的技能
全部都展現一次
媽呀!我真心緊張到快要挫屎!!
鏡面排水、二級頭復位等...一個一個來也是沒在客氣的!
蛙鞋懸軸叫你浮就浮!!!
首次感到與泳池截然不同的水壓與海流
不敢說自己肺活量有多大,
潛水讓我見識到自身宛如(鐵肺)之力。
第一次,學習如何不靠別人完成一件事情
第一次,下潛靠著自己所學排除耳壓
第一次,不是透過魚缸觀賞的與梭魚群共舞
第一次,不是在海面上漂浮、深入海底認識另一個世界
許多的第一次,那份感動我想無法忘懷
人生只有一次,勇於嘗試學習跳脫舒適圈
做任何事情都要學習如何樂在其中!
我!現在是個合格的潛水員!
我做得到...相信所有人都可以!
阿虎學習的社團-數位藍海潛水攝影俱樂部
https://www.facebook.com/dgblue.diving
阿虎的教練-David(張秦偉)
https://www.facebook.com/gokulaku